长航东院成功开展数例高难髋关节翻修手术
近年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自问世以来,无数患者获得新生。髋关节翻修术是指初次置换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因为感染、无菌性松动等原因失败后而进行的更换手术。髋关节翻修术因为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为了目前衡量一个医院关节外科技术水平的公认指标。
今年74岁的刘奶奶,家住王家河小区,14年前因买菜时不甚摔倒,致使左边髋关节严重受伤,随后在某三甲医院进行了左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情况恢复良好,可自由活动。6年后,刘奶奶发现自己左髋部时常出现疼痛现象,尤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左髋疼痛愈加明显,并伴左下肢活动受限半年。
由于年龄越来越大,刘奶奶一心就想找个好医生来做手术,经熟人介绍得知,宜昌市知名骨科专家——原宜昌第一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杜远立教授现在就任宜昌长航医院东院的业务院长,刘奶奶及家人闻讯后立即前来就诊。来院后,杜院长详细查看患者的双髋关节正位片、左髋关节侧位片、双髋关节CT,发现患者左髋关节术后假体已经松动、臼顶被磨穿,需要再次进行髋关节翻修手术。
“老人已经年过古稀,与年轻人相比,心肺功能差,还有冠心病病史,手术禁忌症也会比较多,手术风险也比较大。”杜院长遂召集麻醉科、心血管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会诊为老人开辟绿色通道。在详细研究手术方案的同时,杜院长又嘱咐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老人毕竟年岁大了,要考虑到一切可能性,尽可能缩短术前时间。
4月14日上午,杜院长亲自上台为刘奶奶进行了左髋关节翻修手术,由于术前做了精密的手术方案,手术进行得也格外的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自诉疼痛缓解,医生查房左髋关节活动正常,术后三天便可下地扶持助行器活动了。
据悉,随着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假体在体内生存时间的延长,由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假体远期松动而施行翻修手术的数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手术容易造成软组织瘢痕及骨质的缺损,翻修手术会困难的多,翻修手术需时间长且失血量多,术后感染、脱位、血栓形成、神经损伤、股骨骨折等并发症明显增加,假体的耐久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翻修术的手术一般应由丰富经验的医生来完成。
在宜昌,目前能熟练掌握和开展的这种复杂类型骨关节翻修手术的医生为数不多,长航东院杜远立院长已成功开展此类高难度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髋关节翻修、膝关节翻修等关节手术数千例,疗效满意,深受患者好评!
患者术前术后片子对比
近期另一例左髋关节翻修手术
患者:胡女士,71岁,左股骨颈骨折,左髋关节置换术后6年,曾在他院二次翻修术,翻修术后4年,髋臼及股骨假体再次下沉在本院行第三次翻修术,效果满意,现已经康复出院。
长航东院 骨科名医 杜远立
业务院长/骨科主任/教授/二级主任医师
原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现宜昌长航东院骨科学科带头人
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三峡大学骨病与创伤研究所所长,原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宜昌市第五、六、七届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卫生局抜尖人才。宜昌市骨科学会第三、四、五届主任委员,全国颈肩腰腿疼学会理事,湖北省骨科学会常委,省手外科学会常委,省创伤学会常委,省人工关节学会常委,省第一届希脊柱外科学会副组长。获中国医生的最高奖第六届中国医师奖。先后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宜昌市十佳医生、宜昌最美名医等称号,市总工会授于杜远立劳模工作室。从事骨科工作35年,在骨科领域,如关节、脊柱、创伤、手外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多次填补本地区空白。在川东鄂西有较大影响。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有12项成果分获宜昌市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