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见证 奇迹好转——当“耳石症”邂逅“梅尼埃”
见到熊阿姨第一眼的感觉是,岁月的痕迹在她的脸上只是轻描淡写,六十多岁的她看起来顶多五十岁出头的样子,如果不是在病房相见,会不自觉脑补出这样一个阿姨五彩缤纷的退休生活——广场舞、享受儿孙天伦、间或出门旅行……
只有在言谈中阿姨不时紧缩的眉心,才能传递出她长久被病痛折磨、生活深受影响的无奈——
(内科郑翔宇主任为熊阿姨进行对症的健康宣教)
多年隐患终发病 多方求医不见好转
熊阿姨家住城东大道,大约从十年前开始,熊阿姨就偶有头痛头昏的毛病,因为并没有其它别的症状,所以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去年四月的一天,午睡起床的熊阿姨感觉头疼头晕的症状加剧,且呕吐、耳鸣。晚上十点症状仍不见好转,熊阿姨只好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市区某医院,检查并打针后略有缓解。谁知第二天早起时竟直接晕倒,经120抢救并住院半个月后出院,医生诊断为梅尼埃病,出院虽症状有所缓解,但时常的头疼头晕和耳鸣的症状频发,走路时快速转头、睡眠时翻身都觉得天旋地转,日常生活深受影响,熊阿姨从此不得不成为医院常客。
一年来,熊阿姨已住院四次,每次至少半个月以上,更是尝试了中医、西医、针灸、中药等多种方法,却始终未见起色。
(郑主任为熊阿姨做手法复位治疗)
多人推荐终求诊 长航东院觅良医
从2017年底开始,熊阿姨陆续听到身边很多相识的人提起宜昌长航东院,说这里不仅硬件环境好、医生技术过硬,医护人员的态度也是有口皆碑。2018年5月5日,被病痛折磨的苦不堪言的熊阿姨毅然来到宜昌长航东院内科,找到郑翔宇主任。
经郑主任检查,熊阿姨左耳失聪及头疼晕眩是因为耳石症(又称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和梅尼埃病共同引起的,而熊阿姨久治不得缓解的原因是一直以单纯的梅尼埃病在医治。诊断后郑主任立即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给于手法复位,并配合活血化瘀和营养神经对症治疗。
(住院部阮医师查房时询问熊阿姨感受)
亲身体验更感动 好口碑并非空穴来风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的熊阿姨,气色明显好转,心情也愉快了很多。熊阿姨说:唯一的女儿在外地,老伴心脏也不太好,发病后对生活的影响太大了,晚上睡觉不能翻身,长期向右侧睡不仅睡眠质量差,连腰椎和颈椎都受影响;日常生活里就连最普通的小区散步都不能,严重的时候一天90%的时间都感觉晕,很多时候一个人大门都不敢出。看着同龄朋友跳舞、打太极、带孙子、出门旅行,自己却只有羡慕的份儿。这段时间经过治疗,头疼头晕的症状已经明显好转了,有时候结束治疗,熊阿姨还可以自己打个车回家吃饭,不用辛苦老伴送饭。
(渐渐康复的熊阿姨露出笑脸)
说起在长航东院的治疗,熊阿姨略显激动,不断表示:长航东院真的好!真的蛮好!原本只是听别人说说,自己来过了才知道这么好的口碑是你们医护人员应得的,郑主任、针灸万医生、黄医生都很负责也很专业,这里的护士小姑娘都很细心,态度也特别好,住了这么多次院,就属在这里住的舒心,身体慢慢康复,心情天天都好!
病症科普: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发病突然,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曾称美尼尔病,在1861年由法国医师ProsperMénière首次提出。该病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梅尼埃病的护理:低盐饮食及清淡饮食,建议每日摄入盐量<1.0g。适当控制摄入水量。避免劳累及生活不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等不良情绪。保证充足睡眠。疾病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灯光照射及强声刺激。疾病间歇期建议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忌烟、酒、浓茶、咖啡等。避免接触过敏原,控制全身过敏性疾病。积极治疗全身伴随疾病。